众所周知,院士,一般都是在某一领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、为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顶尖人才,尤其在医学这一特殊领域,培养一位普通医生都需要十几年,更不用说医学是学到老活到老,能达到医学院士的水平一般都是国内各专业的大牛。
我们知道,在高校竞争逐渐激烈的今天,如何评价一所高校的教育质量,专职院士的有无以及有多少已经成为了一条最重要的准则。并且大多数院士都分布在高校、高校,普通高校中院士一直都是凤毛麟角,但是,河北的一所高校,非“双一流”却拥有四位院士,可以说是实力十分强劲了,下面,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河北医科大学,初名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北洋医学堂,年由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于天津创办,是中国医院校。辛亥革命后,年北洋医学堂更名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,并开始招收本科学生。
河北医科大学虽不是双一流名校,但却是一所实力非常强的医学院校,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,据最新发布的全国医学院校排名,河北医科大学在全国医学院校当中位列第29名,实力已经超过兰州大学医学院、厦门大学医学院等很多高校的医学院。
目前,河北医科大学拥有4名专职院士,这4名院士的主要研究领域分别是神经病学、法医学、中医络病学、骨科学。并且这四位院士均是医大培养出来,毕业后又投身于河北医大的发展建设,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李春岩院士,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。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、教授,博士生导师,河北省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,美国神经病学学会会员等多项职务,曾获全国“五一”劳动奖章,“燕赵学者”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。李春岩教授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并命名格林-巴利综合征的新亚型“急性运动性轴索型神经病(AMAN)”,首次在国内格林-巴利综合征患者体内分离培养出空肠弯曲菌,这对于国内甚至国际神经病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。
吴以岭院士,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。现为我校学术副校长,博士生导师。吴以岭院士是著名的中医心血管病专家,中医络病学学科创立者和学科带头人,先后主持承担“”、“”、“十一五”、“十二五”等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,获得5项国家级及多项省部级成果,获得多项荣誉称号。
丛斌院士,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。共发表学术论文篇,其中SCI收录71篇,主编《实用法医学》等专著和教材7部。丛斌院士从80年代起一直从事法医分子遗传学的研究,率先完成了犯罪现场高度降解生物检材DNA的分型技术,处于国际领先地位(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)。丛斌院士具有丰富的检案经验,纠正过数起震惊全国的大要案。
张英泽院士,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。张英医院从事骨科临床、科研和教学工作40余年,现任美国科罗拉多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等四所大学客座教授,是我国创伤骨科学术领军者之一。迄今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余篇,其中SCI收录余篇、以第一发明人和专利权人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。在近3医院科技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排行榜中,他率领的团队多次进入全国骨科前10名。
这四位院士一直以来都是河北医大的一张张名片,彰显着河北医大的办学水平与教学实力,无数学子来到河北医大追寻自己的学医理想,践行着“明德博学、行方智圆”的医大情怀,传承着不忘初心、拼搏进取的医大精神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告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