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升客店的故事
文/晋山说事
这世间之事有道是寻常,一个人得道,往往是在合适的时机遇到合适的人,一语提点反倒成就一番作为,善有善缘终究也成就了自己。话说在早前有位大户,人称王员外,家有良田千顷,开有当铺、布店、粮店几宗买卖,生意很大,家道殷实非常富有。膝下有两女一男,三个孩子。两个女儿已经出嫁,最小的儿子王金生,也早已和表妹定亲。王金生从小聪慧,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已考中了秀才,立志要考取功名后再完婚。在他十八岁那年进京参加首次科考,因年轻没经验,临场犯晕落了第。第二次是隔年一次恩科,又因为考试中过于紧张犯了病,不能终场,所以再次落第。这次进京已经是第三次了,非常重视,筹备再三,求了神、拜了祖,又拜文庙,求魁星,算卦求签以期高中。为稳妥起见除带着书童外,还带上自小跟随自己的奶公,准备妥当一行三人提前十几日来到了京城,住进了前两次下榻的“仁义客栈”。再说这个“仁义客栈”是个经营几十年的老字号了,由高姓父子二人经营。八年前老掌柜过世,现在只有儿子一人独自打理。客栈老板因对人和气,待人热情仗义,许多南来北往的生意人都愿到此歇脚。这日见到王公子三人进店,一看是熟客老板更是亲自接待,并安排到一处既方便又安静,三明两暗房内住下。中午又安排一桌酒席,给公子接风。席间,听说老者是公子的奶公更是多了一番亲近,嘱咐公子安心住下,好好准备,此番定能高中。王公子住下后,吃住方便,上午温习功课,下午练习书法,不觉过去了十几日,再有两天就要进场了。这天中午饭后,公子手拿一本书躺在床上歇晌,恍恍惚惚的就觉着站在了大门口,忽然从天上飘下一块儿大石头,石头稳稳落在门前,只见青石有四尺多高,七尺来宽,长约丈余,不觉心中好奇,不知怎么就一步跨了上去。但见石上有白菜秧子和一些农具,一只水桶,一时心痒就想把菜栽在石头上,要浇水时再也不能从石头上下来,想喊人又无从答应,手里拿着水桶正在着急时,忽然醒来,却原来是一个梦,自己还躺在床上。想了想梦境不觉好笑,心想这是从何说起。谁知当日晚上半夜时分又做了一个梦,梦到去舅父家辞行,恰逢舅父外出,舅母领着他来到了表妹的房间。表妹是她已经定亲的未婚妻,两人相见也不说话,也不知怎样就躺在了床上,却是背靠着背也未吭气。忽然闻听舅父回来了,心中着急,急忙起身,就这样忽然醒来,发现仍然是一场梦。想了想心中很是不爽,就喝了几口茶,翻身又睡下。不料竟又梦到从舅父家回家时,天阴了要下雨,舅父就给了他一顶斗笠以备防雨,但此刻表妹也叫丫鬟送来了一把伞,让他带在身上以防淋雨,他又不好拒绝,就头戴斗笠,手里拿着一把伞往家走去。可一直走到家门口,雨也未下,忽听窗外鸡叫从梦中醒来。王公子回味着昨天和晚上的这两三个梦,不知所以,但想一定很有深意,于是辗转反侧,一直到天光大亮,再也不能入睡。草草吃罢早饭,心中无聊,就一个人上大街上去闲逛,想着梦中的情景,不知是何寓意,又想自己此番入京已是第三次赶考,也不知是否和它有关。抬头看到街上一间叫郑铁嘴的算卦先生处,想想不如让先生算上一卦,看一看这三个梦有何含义,以示吉凶。算卦先生听罢公子的叙说又打量了公子一番,探知公子是上京赶考的举子,已经落第两次。就说:“这三个梦啊,不一般啊!我就实说了吧,请公子不要见怪,第一个梦白菜怎么能在石头上栽活呢?这是白费功夫吧;第二个梦你和未婚妻表妹都躺在一起了,谁也不理谁,还背对着背,这表示没戏啦;第三个梦,就更不好了,带着两种雨具,天又未下雨,这不是多此一举吗?看起来你这次科考已是天意无望,不过是白费劲儿了”。公子一听,认为先生讲的很有道理,就谢了先生给了卦金,无精打采地回到了客栈。躺在床上瞪着眼也不说话,考虑再三想着自己两次落第,此次前来心中也是忐忑,又想先生的解梦,功名已是无望,不由心生怯意,想着反正也是考不中,不如不参加考试干脆回家算了。打定了主意,于是吃罢午饭,叫来书童和奶公二人,告诉他们收拾行李,要离京返程回乡。奶公和书童一听,不知所以。问公子,公子又不再搭腔,没有办法,还是奶公有了主意,就找到了店主高掌柜,说了公子的情况,请店主劝公子一番。高老板听罢答应下来,待来到了公子房中,说明来意,求公子明示,并说:“再有两天就要入场了,为什么不考完再走呢”?在店主的再三追问下,公子才把原油说出,并讲了自己做的三个梦和算卦先生所断,结果高掌柜听了一拍大腿说:“他解的梦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,我给你解一番这个梦如何”?公子想了一下,点头同意。高掌柜说:“你呀,第一个梦啊,你是在高高的石头上种菜,岂不是高种吗?这次考试那一定能高中功名有望,而且还在又高又长的青石之上,这不仅是高中那是以后要青史留名啊;第二个梦,你和表妹在一起背靠着背,你这不是就有了翻身的机会,要好事有望啊!第三个梦就更好了,表示你有备无患,你看你参加了两次恩考,这次来前又做了充分的准备,所以啊,这一次一定能够金榜题名的。你如果不参加科考,怎么能知道自己是否高中呢?退一万步讲,即使不中也要参加科举,气可鼓不可泄,若不然也对不起二老在家殷切盼望啊!又如何对得起自己这几年的努力呢?何时才能与表妹完婚。”公子听了高掌柜的一番说辞觉得很有道理,就坚定了信念,打消了不参加考试的念头,两天后终于如愿顺利的完成了科考。放榜之日,报喜的小二一路跑进客栈,王公子一看自己竟然高中了“第16名进士”,高老板一看更是欢喜,张灯结彩,与公子道喜。王公子深感高老板指点之恩,一定要赠送一百两纹银以示谢意。又请教掌柜京城事宜,不惜财产,酬谢恩师备下厚礼,就此在京城放缺,做了七品知县。后因*绩突出,家中财产较多,送礼三千又抽调回北京。在吏部做了一个侍郎,官至五品,人称王侍郎。因感恩仁义客栈高掌柜相助之情,在北京又无什么亲朋好友,就与高老板结成至交,二人经常来往。随后王侍郎又对高掌柜提出:虽然客栈生意红火,但多是行商之人,不如将客栈改名,让天下更多的举子知道你的客店的意义,客店来的人会更多,一朝金榜题名成为权贵,客店就会更加兴旺。王掌柜的一听,欣然同意。于是,王侍郎又亲自给酒店取名“高升客店”,并找来自己的幕僚将客店发生的事改名隐姓,写成了一个故事,在街巷流传开来。“仁义客栈”更名为“高升客店”后,名头也逐渐响亮,每年赶考举子络绎不绝,中第书生更是为高升客店,题字留名,逐渐成为学子、文人赶考入住的必到场所,生意更加红火,高掌柜趁机扩大客店规模,形成文、商两大院系,真正是财源广进,生意兴隆。“高升客店”的名号也历经百年沿用至今。这正是: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万事都有因果,一个善举成就了一番功名,一个回报,换来百年兴隆。
作者简介:晋山说事,本名张中山,年生,邢台市人,退休前工作于供电公司,一生酷爱读书,年轻时因工作关系纵横中国版图,热爱生活,喜欢文体曾任国家一级篮球裁判,二胡爱好者,现闲散在家,以读书为乐,寄养天年。
文 嘉云淡风情
长期征稿
征稿类型:
精品散文、诗歌、微诗、故事、小小说、短篇小说、中篇小说、传记文学等。
来稿要求:
1、作品要具有独特的观点,真实的情感,弘扬传统文化,宣扬时代主旋律,原创首发,杜绝抄袭,文责自负。
2、请附作者简介(字以内),及个人照片一张(自愿)。
3、投稿时,若有与所投稿件相关的照片、图片等可一并寄来,以方便编辑。但图片、照片不能存在版权纠纷。
4、投稿邮箱:
wxzjwktgyx
.